实用范文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实用范文

浅谈如何挖掘写作素材

时间:2023-10-08 17:44:20
浅谈如何挖掘写作素材[此文共1742字]

浅谈如何挖掘写作素材

曲沃职中王海云

一谈到写作,学生们总是“头痛不已”,有的愁眉紧锁,半天写不出一句话,有的凭空捏造,乱编故事。追根究底,是因为学生“无话可说”,“无事可写”,“无情可抒”。这就是缺乏素材的表现。那忙于好几门课程的学生该从哪里挖掘素材呢 ?

有人把写作的过程归纳为“积累—表达—修改”,那么积累就包

括内容的积蓄,即素材的准备。总结近年来写作教学实践的经验,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引导学生搜集和积累写作素材。

一、生活,写作素材的源泉

首先,我们先回头理解一下素材的概念。所谓写作素材,是指在生活实践或调查研究中搜集,积累起来的原始生活材料,它是未经加工改造的食物,是形成写作的基础。从概念中不难看出,素材来自生活。宋代诗人陆游就曾说过“汝果欲学诗,功夫在诗外”。指的就是写作之前必先下功夫体验生活,积累材料。只有掌握丰富的素材,使学生“有话想对别人说”,产生表达的欲望,才能使学生展开眉头,乐于写作。“长袖善舞,多才善贾”也只有使学生掌握丰富、新颖、生动的素材,才能从中筛选出适合表现主题思想的材料,做到“言之有物”。

叶圣陶先生也曾说:“文章必须从真实的生活中产生出来,把真实生活所不曾经验过的事物勉强拉下来,那是必定失败的勾当。有了充实的生活,才有好的文章。”生活,是写作素材的主要源泉。学习生活越充实,体会越深刻,写作的基础也越扎实。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热爱生活,开掘和充实生活,使学生有所见,有所闻,有所思 ……此处隐藏481个字……选文总体上说都是古今中外文章的典范,这就为在阅读教学中进行作文教学、运用范文向学生提供写作素材、帮助学生积累写作资料,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。因此,对于写作中苦于没有素材可用的学生来说,不妨抽空把课本重新翻一翻,将课本的阅读材料与作文训练结合起来,巧用、化用课本材料充实自己的作文构思,写作就一定可以取得成功。

就拿“困境”这个话题来说吧,高一语文必修一就有很多可用之素材:毛泽东面临困境,能“独立寒秋”,畅谈“书生意气,挥斥方遒”;司马迁遭受身心双重打击时,能忍辱负重,完成“史家之绝唱”;刘邦势单力薄,身处逆境时,能屈能伸,“自到鸿门谢项王”;等等。

只要同学们留心思考,便能轻松拥有一份有说服力的素材,而我们就完全可以靠名人来打造自我,提高自我。

语文课本是许多语文学科专家们投注极大的努力、苦心孤诣了几年的成果,文章内容又有着经久不衰的生命力,他涉及到的是社会、生活、人文、科学、为人、处世等等的方方面面;选取的又是各种各样的文学样式,是我们作文教学中最好的蓝本,谁放弃了书本,实在是对语文教学极大的讽刺。

总之,“课本,语文课本,它是一座富矿;它是一口深井;它是提高学生创作兴趣的源泉。用足语文课本,开动脑筋,灵活处理好这一阅读材料,学生的写作兴趣就会被自然地激发。”

总的来说,素材就在我们身边。只要我们学生热爱生活,就会有无穷尽的素材资料,因为生活处处有语文;只要我们学生了解自己,剖析自己,就会有真挚感人的素材源泉,因为真情实意是打动人心的关键;只要学生留心教材,就地取材,就会有一份方便快捷的手头资料,因为教材是教学中最好的蓝本。

浅谈如何挖掘写作素材

曲沃职中

王海云

《浅谈如何挖掘写作素材[此文共1742字]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

Copyright © 2023 觅房客文库 www.mifunc.com 版权所有